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3, 2006的文章

這樣就好!! 不要說我龜毛!!

                                 『 當科技正要重新改造世界時,卻往往犧牲了蘊藏於生活環境中的美感價值。    當技術與經濟掛帥且強領著世界向前邁進的同時,    生活中的美感也正不堪於此瞬息萬變而發出哀鳴。    當週遭一昧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時,何不豎耳傾聽那悲鳴聲?    注視那細膩的美感難道不重要嗎?    最近這念頭一天比一天更加地強烈。』                                                                      - 原研哉 -《 Design of Design 》, Page.19 - 繼《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與李北北《二十一頁》後, 最近一本枕邊書,是原研哉的《 Design of Design 》。 讀這本書,有種強烈倒吃甘蔗的先苦後甘感。 也因此,在還沒看完的當下,就令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些什麼。 首先,原研哉概括描述了近代設計的發展, 自工業革命機械生產的反動,所衍生出威廉、摩裡斯倡導的「美術工藝運動 (Art and Crafts Movement)」, 到德國包浩斯(Bauhaus)設計機構發起的包浩斯設計運動, 直至八零年代後現代主義與電腦科技介入的二十一世紀當下。   就在上述教科書文式的介紹後, 原研哉帶出了引人深省的「RE-DESIGN」概念, 透過「RE-DESIGN」的精神, 回歸設計的原點,重新去審視週遭的設計, 並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索設計的真實性。 『  從無到有,當然是創造,     但將已知的事物未知化,亦是一種創造。』                                     - 原研哉 -《 Design of Design 》, Page.49 -   這是作者對設計所體驗的新觀點。 的確,設計的出發點,往往伴隨了高度的需求導向, 透過了需求的產生,進而衍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當中便包含了設計的本質, 亦即作者所認為, 將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意義,透過製作過程來解釋的意圖。 因此可以粗淺的探究, 在需求產生的當下,即是對已知的事物產生了再詮釋的動機, 由這樣動機所衍生的設計行為,便是對已知事物未知化的解構。 如此一來,透過對現代主義中基本構成要素的再出發, 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設計概念的本質。 這些從原研哉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