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這樣就好!! 不要說我龜毛!!

 

                              

『 當科技正要重新改造世界時,卻往往犧牲了蘊藏於生活環境中的美感價值。
   當技術與經濟掛帥且強領著世界向前邁進的同時,
   生活中的美感也正不堪於此瞬息萬變而發出哀鳴。
   當週遭一昧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時,何不豎耳傾聽那悲鳴聲?
   注視那細膩的美感難道不重要嗎?
   最近這念頭一天比一天更加地強烈。』
   
                                                                 - 原研哉 -《 Design of Design 》, Page.19 -



繼《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與李北北《二十一頁》後,
最近一本枕邊書,是原研哉的《 Design of Design 》。


讀這本書,有種強烈倒吃甘蔗的先苦後甘感。
也因此,在還沒看完的當下,就令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些什麼。


首先,原研哉概括描述了近代設計的發展,
自工業革命機械生產的反動,所衍生出威廉、摩裡斯倡導的「美術工藝運動 (Art and Crafts Movement)」,
到德國包浩斯(Bauhaus)設計機構發起的包浩斯設計運動,
直至八零年代後現代主義與電腦科技介入的二十一世紀當下。


 


就在上述教科書文式的介紹後,
原研哉帶出了引人深省的「RE-DESIGN」概念,


透過「RE-DESIGN」的精神,
回歸設計的原點,重新去審視週遭的設計,
並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索設計的真實性。



『  從無到有,當然是創造,


    但將已知的事物未知化,亦是一種創造。』
           
                        - 原研哉 -《 Design of Design 》, Page.49 -


 


這是作者對設計所體驗的新觀點。


的確,設計的出發點,往往伴隨了高度的需求導向,
透過了需求的產生,進而衍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當中便包含了設計的本質,
亦即作者所認為,
將人類生活或生存的意義,透過製作過程來解釋的意圖。


因此可以粗淺的探究,
在需求產生的當下,即是對已知的事物產生了再詮釋的動機,
由這樣動機所衍生的設計行為,便是對已知事物未知化的解構。


如此一來,透過對現代主義中基本構成要素的再出發,
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設計概念的本質。
這些從原研哉所舉辦的「RE-DESIGN」巡迴展作品即可見一般,
如建築師 板茂的四方形衛生紙管、隈研吾的殺蟑屋到面出薰的火柴,
還有我非常欣賞的產品設計師 深澤直人所設計的茶包作品。


 

  

                                     [ From: Nippon Design Center Hara Design Institute ]


 


以上種種,雖然都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用品,
但透過設計師們帶有批判性的設計意象,
使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用品,
產生了對文明、對文化、對精神等等的再省思,與更多不同的開展面向。



然而文中最精彩的,是原研哉對其設計品牌『無印良品』所抱持的價值觀介紹,
在此我並不是為『無印良品』做廣告,
而是它為我不謀而合的生活態度,做了一個有趣漂亮的銓釋。


其內容全文是這麼說的:


『  許多品牌都以一定要誘發出消費者所謂「這個好」、「非這不可」的強烈嗜好這樣的方向,
    但無印良品應該是以相反的方向為目標。即是並非「這個好!」,
    而是要帶給消費者「這樣就好」這種程度的滿足感。
    並非「這個」,而是「這樣」。.......


    「這個」是果斷地清楚表現出個人意志的態度。當午餐被問到要點什麼時,
    比起說「烏龍麵就好」,不如改而回答「我要烏龍麵」更會讓對方心情比較好,
    且對於烏龍麵也不會失禮。這同樣也可套用在衣服的喜好或音樂的嗜好、生活方式等等上。
    當明確的表示出喜好態度的同時,連同「個性」這個價值觀,亦不知不覺地被過度尊崇。
    所謂的自由或許就很接近「這個」的價值觀。


    雖然我不否認這說法,但是我想指出,
    「這個」時常包含執著、產出自我意識,且發生不協和。
    結果人類靠著「這個」一路直衝,如今已經走到了盡頭,不是嗎?
    消費社會或個別文化,靠著「這個」發展至今,也已經撞到了世界的這一面牆。


    這意味著,
    今天我們在「這樣」中的「抑制」、「讓步」以及「退一步以理性看待」的作為應該受到評價。
    或許「這樣」比「這個」更接近高度的自由型態,不是嗎?
    縱使「這樣就好」中或許還含有些許死心或小小的不滿足,
    但藉由提高「這樣」的等級,就可小完全解除掉這種死心或小小的不滿足。
    創造所謂「這樣」的次元,實現明確且充滿自信的「這樣就好」,就是無印良品的願景。  』


                                                                     - 原研哉 -《 Design of Design 》, Page.141-142 -


 


以上,便是作者所言:「世界合理價值 = WORLD RATIONAL VALUE」
即便是立足於理性觀點的資源活用法,或針對物品使用的哲學。


今天世界普遍發生的「文明衝突」,表示一直以來自由經濟所保證的利益追求是有所限度;
以及,光主張自己文化的獨特性,是無法與世界共存的。


作者的這翻論述,不禁讓我聯想到蔣夢麟《西潮》所闡述的思想,
西方潮流所帶來的文化衝擊,
在現今的當下,不也是持續發揮其強烈的個性,
儘管在傳統文化胃囊努力的碾碎消化,企圖尋找一個完美的融合與妥協,
但卻仍是格格不入。



而「這樣就好」的精神,檢視其出發點,
是抑制利己主義的理性、是獨立思考下的妥協,
退步求其次,不貪嗔不妄想,雖然不過是倫理道德的概念思想,
但正如作者認為:
   
    「當中確實有追求能讓世界平衡的柔軟理性。」


 


 


 


     所以........請別再說我龜毛了!!  :P


 


 



最後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文學、藝術、設計甚至是科學,
在一個深度後所領悟得出,
是對大環境、對價值觀,以更宏觀、更趨近哲學角度所描繪的體驗。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 人對於思想和感覺的經驗,不同於其他事物,那是一種意識上視覺的錯覺.......
 
   不沉溺在這種錯覺中而努力看清它,才是得到內心平靜的方法。  』
   
                                                                                             - By  Albert Einstein 1950 -
              《 Dear Professor Einstein:Albert Einstein's Letters To And From Children 》
 



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


                                
                                                                                                  BP  2006.04.25 AM05:2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健康跨領域合作的開始:資料工程

一直都很喜歡在會議上與跨領域的專家、醫師、學者分享我們在數據工程與分析應用上的發展經驗。 許多的專家學者,對於大數據應用的認知都仍侷限在一個超大型結構化資料集的子集合應用,在規劃好的條件設定下,針對特定的目標(疾病、行為)進行篩選,將數據narrow down到可以被個人電腦或是單一伺服器架構處理的小型資料集。 這樣的半手工處理方式,對於專一(Specific)領域主題的資料追蹤計算或許已經十分足夠,但當中倘若資料清理方式有改變、篩選條件增減,所有的數據都要從raw重新處理,不僅造成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浪費,對於專案計畫進度的延宕更是麻煩。這些還不包含

別再期末談臨終

『在那六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反省、後悔、卻也培養勇氣,問自己再遇到時要做什麼決定?.......回想我要簽同意書的時候,真的會抖-我有資格決定人家生死嗎?』 面對死亡,我們都很害怕,更何況是家人的臨終。 但究竟我們的選擇,是為了給家人最後的尊嚴? 還是填補自己的罪惡感? 學習勇敢面對、學習放下, 更要學著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不成為子女的負擔。 希望大家一起鼓勵這個勇敢的朋友, 因為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加了解, 面對家人臨終,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末期才談臨終太遲』 https://www.wacare.live/health-forum/q/1984983840830?topicId=25049764537230&fbclid=IwAR1ei-zrfSj9w5kbvBW5ecSbqWrI408fJ1qjXhisZwLxYdbON_jJbNKMAyY 更多的失智照護課程 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 Pan 2020.12.22 #臨終 #失智 #善終 #放棄急救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

物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Source:  idownload blog 2014 年,當致力於電子病歷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分析,藉以尋找癌症機轉與治療方法的大數據公司 Flatiron Health 獲得 Google 創投( Google Ventures )高達 1.3 億美元投資後 [1] ,個人化精準醫療( personalized medicine )隨即成為火紅的熱門主題,這樣一股氣勢發展,讓美國總統歐巴馬 (Obama) 更在今年提出精準醫療計劃(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並投入 2016 年預算高達 2.15 億美金之譜 [2] 。 在精準醫療這般的強勢展開下,不僅僅只有過去生物資訊上基因體學、轉錄體學上的資料探勘或是電子病歷醫療健康數據分析,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 的發展也同時透過行動裝置與消費型穿戴式裝置大舉進入個人化健康促進與醫學上疾病研究領域。在這機電感測裝置快速發展下,各種輕巧卻具備多種感測裝置的隨身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於消費電子商品市場,各家廠商發展出豐富的產品功能不僅能記錄活動頻率,更能偵測活動強度、睡眠狀態、作息規律,更甚至能取得穿戴者 24 小時的心跳狀態與壓力疲勞狀態,並利用這些生理數據進行健康促進的提醒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