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人性!!

 

起床吃午餐、下午Lab看電腦、晚上Meeting、凌晨跑程式做Slide、天亮睡覺。

 

研究所唸久了,

生活固定了、作息固定了,連聽音樂都固定了。

 

 

看Paper寫程式做Slide,

總愛大聲聽著Korn、Haggard、Megadeth、Offspring和一些Modern Rock團,

為什麼??

 

因為 "吵".....High speed、High volume、High tempo..鬼吼鬼叫..效率才會HighHighHigh..!!

( 尤其Haggard - "Awaking The Centuries " & " Eppur si muove " 不聽真可惜!!)

 

 

當睜眼迎接新的一天時,最好的音樂便是Fusion和Bossa Nova了,

Miles Davis、Weather Report的樂音,每每都為忙碌單調的生活揭開清爽乾淨的一天。(好自在!)

在者,假日晨間若在Asturd Gilberto甜美的歌聲下伴上一曲Bossa Nova,

一週的疲憊都會在這庸懶恬靜的時光消除殆盡。

(不過Bebal、Lisa ono也不錯,愛蜜莉原聲帶雖然跟BossaNova沒關係但也推薦~:P)

 

 

拖著疲倦的身軀、看著泛藍的天色!!

沐浴後的早晨,是進入夢鄉的序曲,

Chopin的鋼琴、Bach的大鍵琴或Stan Getz的sax,

是脫去一身塵埃,細品床頭書的好伴侶。

儘管在不覺間沉睡,這好伴侶亦會領著我們進入甜美的樂章。

 

 

最重要的是在吃飯時間!!!

一手漫畫加上輕鬆的samba,

是逃離老闆與研究的秘密花園。

 

也是一天當中最超脫自我的時光,

大學部...不理、Mail...不收、程式.....不摳.......

沒有人能剝奪我享受南國微風輕拂下的一餐。

( 便當也變的好吃了...!!! )

 

 

然而秋天到了,憂鬱症總悄悄似機而動,

以往愛聽的post-punk、sad-core、emo core、post-rock專輯都深鎖高閣,

深怕自己陷入Mogwai的深沉旋律和The cure的危險曲子中不可自拔,

而跟著Elliotte Smith一起去自殘。

 

秋天,真的請多保重!!!!

(家豪,歹勢哩!!!)

 

                                             B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健康跨領域合作的開始:資料工程

一直都很喜歡在會議上與跨領域的專家、醫師、學者分享我們在數據工程與分析應用上的發展經驗。 許多的專家學者,對於大數據應用的認知都仍侷限在一個超大型結構化資料集的子集合應用,在規劃好的條件設定下,針對特定的目標(疾病、行為)進行篩選,將數據narrow down到可以被個人電腦或是單一伺服器架構處理的小型資料集。 這樣的半手工處理方式,對於專一(Specific)領域主題的資料追蹤計算或許已經十分足夠,但當中倘若資料清理方式有改變、篩選條件增減,所有的數據都要從raw重新處理,不僅造成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浪費,對於專案計畫進度的延宕更是麻煩。這些還不包含

別再期末談臨終

『在那六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反省、後悔、卻也培養勇氣,問自己再遇到時要做什麼決定?.......回想我要簽同意書的時候,真的會抖-我有資格決定人家生死嗎?』 面對死亡,我們都很害怕,更何況是家人的臨終。 但究竟我們的選擇,是為了給家人最後的尊嚴? 還是填補自己的罪惡感? 學習勇敢面對、學習放下, 更要學著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不成為子女的負擔。 希望大家一起鼓勵這個勇敢的朋友, 因為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加了解, 面對家人臨終,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末期才談臨終太遲』 https://www.wacare.live/health-forum/q/1984983840830?topicId=25049764537230&fbclid=IwAR1ei-zrfSj9w5kbvBW5ecSbqWrI408fJ1qjXhisZwLxYdbON_jJbNKMAyY 更多的失智照護課程 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 Pan 2020.12.22 #臨終 #失智 #善終 #放棄急救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

物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Source:  idownload blog 2014 年,當致力於電子病歷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分析,藉以尋找癌症機轉與治療方法的大數據公司 Flatiron Health 獲得 Google 創投( Google Ventures )高達 1.3 億美元投資後 [1] ,個人化精準醫療( personalized medicine )隨即成為火紅的熱門主題,這樣一股氣勢發展,讓美國總統歐巴馬 (Obama) 更在今年提出精準醫療計劃(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並投入 2016 年預算高達 2.15 億美金之譜 [2] 。 在精準醫療這般的強勢展開下,不僅僅只有過去生物資訊上基因體學、轉錄體學上的資料探勘或是電子病歷醫療健康數據分析,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 的發展也同時透過行動裝置與消費型穿戴式裝置大舉進入個人化健康促進與醫學上疾病研究領域。在這機電感測裝置快速發展下,各種輕巧卻具備多種感測裝置的隨身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於消費電子商品市場,各家廠商發展出豐富的產品功能不僅能記錄活動頻率,更能偵測活動強度、睡眠狀態、作息規律,更甚至能取得穿戴者 24 小時的心跳狀態與壓力疲勞狀態,並利用這些生理數據進行健康促進的提醒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