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hy Teens Do Stupid Things


"more experienced decision-makers tend to rely more on fuzzy reasoning,


processing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as gists rather than weighing multiple factors"

By. Valerie F. Reyna,professor of human development at Cornell


在名為Why Teens Do Stupid Things的科學文章中,
Valerie F. Reyna教授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為什麼年青人容易做錯事
不是因為年青人不會想,而是想太多導致錯誤決策


成人對於高風險往往直覺式的抗拒,
因為生活的經驗告訴他們怎樣的風險是自己無法接受的。


反觀青年對高風險行為的思考模式,研究顯示甚至比成人更多慮
但狹隘的觀點導致青年往往看到的是利益、是同儕...
以致經常做出錯誤的決定!


同樣道理在決策訊息較少的實驗下可以發現
觀察決策品質與速度!
我們做正確決策的情況往往不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般模式
而是在快速、緊急的情況下!


想的多未必是好事,
因為人往往會依照自己的好惡而有所偏頗,


有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才是決策的最佳依據!



但話說回來,
我們也可以看見成年人被經驗窘困的悲哀,

因為無拘束,所以才有無限可能性! 不是這樣嗎?!

 

http://cultofmac.com/wp-content/uploads/wikipedia-en-c-cd-sex-pistols-1.jpg




"Never Mind the Bollocks Here's the Sex Pistols"

《 Sex Pistols 》

 


七零年代的性手槍如是說。
因為無拘束,他們證明了他們的可能性。


雖然結果是解散,主唱疑似刺殺女友後又嗑藥身亡 =.=


不可取,但起碼他們做了自己!




B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健康跨領域合作的開始:資料工程

一直都很喜歡在會議上與跨領域的專家、醫師、學者分享我們在數據工程與分析應用上的發展經驗。 許多的專家學者,對於大數據應用的認知都仍侷限在一個超大型結構化資料集的子集合應用,在規劃好的條件設定下,針對特定的目標(疾病、行為)進行篩選,將數據narrow down到可以被個人電腦或是單一伺服器架構處理的小型資料集。 這樣的半手工處理方式,對於專一(Specific)領域主題的資料追蹤計算或許已經十分足夠,但當中倘若資料清理方式有改變、篩選條件增減,所有的數據都要從raw重新處理,不僅造成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浪費,對於專案計畫進度的延宕更是麻煩。這些還不包含

別再期末談臨終

『在那六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反省、後悔、卻也培養勇氣,問自己再遇到時要做什麼決定?.......回想我要簽同意書的時候,真的會抖-我有資格決定人家生死嗎?』 面對死亡,我們都很害怕,更何況是家人的臨終。 但究竟我們的選擇,是為了給家人最後的尊嚴? 還是填補自己的罪惡感? 學習勇敢面對、學習放下, 更要學著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不成為子女的負擔。 希望大家一起鼓勵這個勇敢的朋友, 因為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加了解, 面對家人臨終,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末期才談臨終太遲』 https://www.wacare.live/health-forum/q/1984983840830?topicId=25049764537230&fbclid=IwAR1ei-zrfSj9w5kbvBW5ecSbqWrI408fJ1qjXhisZwLxYdbON_jJbNKMAyY 更多的失智照護課程 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 Pan 2020.12.22 #臨終 #失智 #善終 #放棄急救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

物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Source:  idownload blog 2014 年,當致力於電子病歷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分析,藉以尋找癌症機轉與治療方法的大數據公司 Flatiron Health 獲得 Google 創投( Google Ventures )高達 1.3 億美元投資後 [1] ,個人化精準醫療( personalized medicine )隨即成為火紅的熱門主題,這樣一股氣勢發展,讓美國總統歐巴馬 (Obama) 更在今年提出精準醫療計劃(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並投入 2016 年預算高達 2.15 億美金之譜 [2] 。 在精準醫療這般的強勢展開下,不僅僅只有過去生物資訊上基因體學、轉錄體學上的資料探勘或是電子病歷醫療健康數據分析,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 的發展也同時透過行動裝置與消費型穿戴式裝置大舉進入個人化健康促進與醫學上疾病研究領域。在這機電感測裝置快速發展下,各種輕巧卻具備多種感測裝置的隨身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於消費電子商品市場,各家廠商發展出豐富的產品功能不僅能記錄活動頻率,更能偵測活動強度、睡眠狀態、作息規律,更甚至能取得穿戴者 24 小時的心跳狀態與壓力疲勞狀態,並利用這些生理數據進行健康促進的提醒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