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http://www.abstractdigitalartgallery.com
還記得高中期,
程式設計集訓時由遞迴函式所寫出的碎形圖(Fractals),
在那PC還是純文字的年代,
規律卻百變的碎形圖總是迷惑著學生們的眼光
從最早的冰晶、雪花、分支樹,
到波蘭數學家提出,表面積為零邊長無限大的Sierpinski三角、Sierpinski地毯
與由Sierpinski地毯組成體積為零的 孟結海棉 (Menger sponge) (沒錯,就是那個詭絲)
這些都是迷人碎形的藝術與年少的回憶 (至少是我的,哈)


From: Wiki

From:http://www.mi.sanu.ac.yu/vismath/puente/
早期的數位藝術,
就是這樣透過方程式、數學函式與亂數產生的美妙藝術,
但也是當時許多藝術家、設計師們所不認同的死板科學產物。
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
數位藝術不再只是艱深死板的邏輯與數學疊代,
更加入了節奏、旋律、光影與人因 (當然原理還是包含著艱難的數學理論)
搭配著高效能的運算儀器與軟體,透過混音器與投影射備產生出的聲光效果,
當代的數位藝術不再只是電腦上的圖形演化,
而是撼動人心的視覺與聲光呈現。
在臺灣,我們漸漸的也能接觸到這類的視覺藝術,
不過卻常常與Club、Outdoor party文化混為一談,
當然娛樂文化對於視覺藝術的推廣功不可沒,
但我們可以用更輕鬆的角度去欣賞體驗,
像連續來台辦展的Onedotzero,在99、02、07年分別都有展出許多作品,
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知名的VJ團隊,
像Hextatic、United Visual Artists、Minivegas等等
這些數位作品中,往往透過大量的線條、碎形與光影,
搭配上冷冽動感的電子音樂,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藝術形態。
One Dot Zero - London Detail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