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OMA - 23 East 22nd Street (New York)

 image
Photo From : http://www.worldarchitecturenews.com

這次Rem Koolhaas 大叔與Ole Scheeren 代表 OMA * AMO 的演講,
介紹了台北藝術中心的競圖成果與設計內涵。

雖然有幸體驗傳奇大師的設計構想與成果,但如同與會建築從業人員一般,總不免帶著憂喜參半的心情,
開心的是這幾年來諸多國際建築大師作品在台動工、落成,
讓臺灣殘破的都會景象,多增添了點品味與質感。


但憂的是,以臺灣的施工品質、物業管理與只有冏的政治素養,
這樣的作品究竟是人民的福音,還是淪為國際的笑柄?
不過講到Rem Koolhaas與OM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AMO,
除了得過 2000 年 Pritzker Prize 的Koolhaas大叔外,最知名的大概就是中國大陸俗稱『大裤衩』的 北京中央電視臺(CCTV)總部。


而這次Rem Koolhaas 的演講,
也提醒了我那棟紀錄在筆記裡許久的OMA作品:23 East 22nd Street

     image
Photo From:http://www.23e22.com/

這棟位在美國紐約,名為23 East 22nd Street 的建築,
主要為一棟24層樓高的住宅大樓 (自2008年動工,預計2010年完成),
當中最大的特色,
便是其正立面以懸桁方式向東延伸,高層的部份近乎一半是長在別人的頭上。

這完全承襲著Rem Koolhaas / OMA 一貫的解構風格與建築趣味性,
企圖挑戰人們在視覺與重力的印象。

image
Photo From : http://www.worldarchitecturenews.com

而為什麼OMA要以這種方式來呈現?
主要因為基地的座落位置接近紐約Madison Square Park,
但大樓除了背對著Madison Square Park外又相隔了一條街道,因此公園在這樣若隱若現下,
OMA決定以錯位的方式”閃”出可以看到Madison Square Park的視野。
這樣的設計理念,如OMA partner Shohei Shigematsu所說:
「We wanted to exploit the potential of the building's scale - more modest than One Madison Park and other residential high-rises emerging in the area, yet larger than the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This mid-rise condition allows us to create an unusual degree of spatial and programmatic variety in the building」
image
Photo From : http://www.worldarchitecturenews.com

以Google Map來看可以較為清楚23 East 22nd Street 的地理位置,
不過當中有些許錯誤,A的部份註解是23 East 22nd Street ,可是實際上應該是C的位置,
後方可以看見 Madison Square Park

檢視較大的地圖


此外,最近正夯的Google Map即時街景,
可以看到尚未拆除的基地照片,


檢視較大的地圖


比照剛拆除後的樣子
  image image
Photo From : http://curbed.com


與完工後的模擬圖,
image  image
Photo From : http://www.dezeen.com


兩兩相比,可以看出23 East 22nd Street 壯觀的所在,
整體上升107m,上層部份向東懸桁,總距離越過相臨建築物達30英呎。
正如Rem Koolhaas 所說般的處處是驚喜。
「Mirroring the traditional New York setback, the building's form is at once familiar and distinctive」,   said OMA founder and partner Rem Koolhaas. 「The 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unexpected moments  that appear at each step – balconies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uilding and floor windows at the lower  part—providing a variety of unit types and features throughout the building」, he said.

此外,最令人好奇的是如何穩定它傾斜面的結構?
在這點中,除了本體結構外,Rem Koolhaas作法還在上方2/3位置的樓層處,將樓層高度縮減,
並以厚牆與較小的窗使中段部份較為緊密,以增強整體結構。
此外,還有個有趣的地方,
在中段懸桁的樓層處,每延長一階的該樓層樓地板皆設計成透明的地板,
可以直接看穿直到底下地面。


這樣一來走在上方的住戶便有種騰空行走的感覺,刺激又驚險。
不愧是處處藏著驚喜與趣味的OMA/ Rem Koolhaas!

 image

不過話說回來,最讓我好奇的事,
是為什麼紐約市的法規可以允許房子蓋到別人家頭上這件事,
真是太奇妙了。

BP 2009.09.06

References:
‧A bit of Dutch derring-do for NYC : http://www.worldarchitecturenews.com
‧23 East 22nd Street : http://www.23e22.com/
‧dezeen : 23 East 22nd Street by OMA :   
‧CurbedWire: Rem's Rubble, 20 Pine Reloads : http://curbed.com/archives/2009/03/03/curbedwire_rems_rubble_20_pine_reloads.php
‧ROOKIE NYC DEVELOPMENTS GET READY TO RUMBLE : http://www.nypost.com/p/new_on_the_market_W0oMNb7zym9FgKcF9xcySI
‧Rem Koolhaas Building is Big Flotation Device : http://curbed.com/archives/2008/09/18/rem_koolhaas_building_is_big_flotation_device.ph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健康跨領域合作的開始:資料工程

一直都很喜歡在會議上與跨領域的專家、醫師、學者分享我們在數據工程與分析應用上的發展經驗。 許多的專家學者,對於大數據應用的認知都仍侷限在一個超大型結構化資料集的子集合應用,在規劃好的條件設定下,針對特定的目標(疾病、行為)進行篩選,將數據narrow down到可以被個人電腦或是單一伺服器架構處理的小型資料集。 這樣的半手工處理方式,對於專一(Specific)領域主題的資料追蹤計算或許已經十分足夠,但當中倘若資料清理方式有改變、篩選條件增減,所有的數據都要從raw重新處理,不僅造成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浪費,對於專案計畫進度的延宕更是麻煩。這些還不包含

別再期末談臨終

『在那六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反省、後悔、卻也培養勇氣,問自己再遇到時要做什麼決定?.......回想我要簽同意書的時候,真的會抖-我有資格決定人家生死嗎?』 面對死亡,我們都很害怕,更何況是家人的臨終。 但究竟我們的選擇,是為了給家人最後的尊嚴? 還是填補自己的罪惡感? 學習勇敢面對、學習放下, 更要學著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不成為子女的負擔。 希望大家一起鼓勵這個勇敢的朋友, 因為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加了解, 面對家人臨終,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末期才談臨終太遲』 https://www.wacare.live/health-forum/q/1984983840830?topicId=25049764537230&fbclid=IwAR1ei-zrfSj9w5kbvBW5ecSbqWrI408fJ1qjXhisZwLxYdbON_jJbNKMAyY 更多的失智照護課程 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 Pan 2020.12.22 #臨終 #失智 #善終 #放棄急救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

物聯網與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Source:  idownload blog 2014 年,當致力於電子病歷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分析,藉以尋找癌症機轉與治療方法的大數據公司 Flatiron Health 獲得 Google 創投( Google Ventures )高達 1.3 億美元投資後 [1] ,個人化精準醫療( personalized medicine )隨即成為火紅的熱門主題,這樣一股氣勢發展,讓美國總統歐巴馬 (Obama) 更在今年提出精準醫療計劃(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並投入 2016 年預算高達 2.15 億美金之譜 [2] 。 在精準醫療這般的強勢展開下,不僅僅只有過去生物資訊上基因體學、轉錄體學上的資料探勘或是電子病歷醫療健康數據分析,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 的發展也同時透過行動裝置與消費型穿戴式裝置大舉進入個人化健康促進與醫學上疾病研究領域。在這機電感測裝置快速發展下,各種輕巧卻具備多種感測裝置的隨身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於消費電子商品市場,各家廠商發展出豐富的產品功能不僅能記錄活動頻率,更能偵測活動強度、睡眠狀態、作息規律,更甚至能取得穿戴者 24 小時的心跳狀態與壓力疲勞狀態,並利用這些生理數據進行健康促進的提醒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