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家分享一段關於臺灣國內農夫市集的討論,
希望大家一起想想,這個良善、新興的產業該如何更蓬勃的發展,然後自立!
A:
學農的人,在未來都有機會碰到這樣的領域,農夫市集。尤其是現在政府用政策再補助跟鼓勵創造市集,學長有一個問題,值得後續有意願投入農夫市集領域的人來思考,讓大家思考看看:
農夫市集的用意,是希望創造一個在地小農擁有直接通路的契機,我們鼓勵每個農民,有機會就踴躍參加市集,這是一個屬於在地小農的機會。但是,當一個小農,打著自己是弱勢小農,積極踴躍的參與2個或2個以上市集營運的時候,我們必須去思考的是。他還是一個農民嗎?
B:
你所謂"農民"的定義是?
C:
A想要討論身份的問題還是什麼?擺地攤也會跑很多夜市啊,不過如果有小農打著自己是"弱勢小農"來參與的話,充其量也還是個懂得宣傳自己的農民,只要他有行農業生產之實他就依然是農民,小農大農弱勢強勢都是口號,除非 A 想指的是某些轉手中間商。
A:
應該這樣說,新型態的農夫市集有幾個特色,如:農民直銷,定點定時(我指的是那種每週一次的)。參與一個市集會遇到的挑戰有:生產排程、天候因素、銷售的人力等問題。那麼參加兩個以上的就會把上述的問題在加倍的擴大,例如:一個禮拜有2~3天在參加市集展售,誰來耕作?天災影響,卻又有辦法在每個市集穩定供應蔬果?不事生產,專職解說生產過程?以我自己的觀念來看,那已經脫離了生產的本質。
C:
在你不知道他是否親自從事生產或者是家中有人從事生產的狀況下,這樣說有點武斷,但是想必 A 都這麼問了,肯定是很確定他人不是生產。這樣會讓我想重新修正問題:爸媽種田生產,兒女負責去跑市集,請問兒女是否為農民?這問題有趣又無聊。狹義來看,如果兒女不是生產不是農夫,但是他們家是否為農家?是。兒女在市集的身份應該是代表他們家而不是他們自身。
BP :
若要大家思考投入農夫市集這件事,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失焦了( A你好像是針對特定對象)。農民直銷,定點定時,說是新型態,但其本質上還更像是50年前農夫挑菜到城鎮市場賣那般,那到底為何要消費者回歸到古早模式? 是經濟因素、健康因素、關懷弱勢? 還是因為社會責任? 消費者不是笨蛋,經濟不景氣下更不會有那麼多的愛心,這產業不可能永遠只靠政府補助。而讓人更擔心的是總是打弱勢悲情訴求,等於永遠在自己身上貼個不會翻身的標籤,這並沒有辦法改變本質上的問題。 所以與其去界定他是不是弱勢小農、怎麼可以到處賣東西賺錢?,倒不如去瞭解他怎麼有能力可以到處賺又有產出,然後把這model教給其他農人,讓這產業有辦法自立更生,大家一起脫去弱勢標籤,這不才是比較正向的想法?
A:
的確,我想我把對象設定的太特定了。這個產業不應該永遠訴諸悲情,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一樣。如果有能力產出,又有能力到處賺的人,這樣的MODEL的確是應該要了解,並教給其他人。
但如果自己只是維持自己本身很基礎的產出,憑藉著到處調貨而轉銷售的人,是不是我們要支持或稱幫助的對象。
BP:
我的想法是,這樣中間商作法的確會有爭議,但若能讓市集內的商品價錢穩定透明,他給農人收購價也在合理、農人能接受的範圍,那未嘗也不是壞事。一個開放市場本來就會有各種角色在經營,我相信教育農民不做弱勢,瞭解價錢,盤商自然少了利潤,層層抽層也不會總是出現。 資訊透明讓農人們少壓榨,他可以接受盤商收購但不會被過度抑制價錢,因為若磐商出價太低,他自然可以自己去市集賣,而盤商的存在,也受惠了某些不想或很懶的花大量心思做銷售的農民,只要在合理價格下這或許也是互惠。
我個人拙見,市集的運作還是該回歸市集的角度,平衡生產、消費與中間三方,而不是過度保護生產端,這樣會過度阻礙市集的發展,畢竟外在環境還有資本主義下的自由市場,農夫市集不可能永遠只靠政府補助,而是該找到出路獲得消費者認同。 所以你說這些人是否是可以穫得幫助的對象,我認為在遊戲規則之下,資訊透明,只要具有幫助市集發展的空間,那就值得!
朋友們,你覺得呢?
PAN
2012.07.1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