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農夫市集的反思…

DSC07091

 

與大家分享一段關於臺灣國內農夫市集的討論,
希望大家一起想想,這個良善、新興的產業該如何更蓬勃的發展,然後自立!


A:
學農的人,在未來都有機會碰到這樣的領域,農夫市集。尤其是現在政府用政策再補助跟鼓勵創造市集,學長有一個問題,值得後續有意願投入農夫市集領域的人來思考,讓大家思考看看:
農夫市集的用意,是希望創造一個在地小農擁有直接通路的契機,我們鼓勵每個農民,有機會就踴躍參加市集,這是一個屬於在地小農的機會。但是,當一個小農,打著自己是弱勢小農,積極踴躍的參與2個或2個以上市集營運的時候,我們必須去思考的是。他還是一個農民嗎?

 

B:
你所謂"農民"的定義是?

 

C: 
A想要討論身份的問題還是什麼?擺地攤也會跑很多夜市啊,不過如果有小農打著自己是"弱勢小農"來參與的話,充其量也還是個懂得宣傳自己的農民,只要他有行農業生產之實他就依然是農民,小農大農弱勢強勢都是口號,除非 A 想指的是某些轉手中間商。

 

A: 
應該這樣說,新型態的農夫市集有幾個特色,如:農民直銷,定點定時(我指的是那種每週一次的)。參與一個市集會遇到的挑戰有:生產排程、天候因素、銷售的人力等問題。那麼參加兩個以上的就會把上述的問題在加倍的擴大,例如:一個禮拜有2~3天在參加市集展售,誰來耕作?天災影響,卻又有辦法在每個市集穩定供應蔬果?不事生產,專職解說生產過程?以我自己的觀念來看,那已經脫離了生產的本質。

 

C:
在你不知道他是否親自從事生產或者是家中有人從事生產的狀況下,這樣說有點武斷,但是想必 A 都這麼問了,肯定是很確定他人不是生產。這樣會讓我想重新修正問題:爸媽種田生產,兒女負責去跑市集,請問兒女是否為農民?這問題有趣又無聊。狹義來看,如果兒女不是生產不是農夫,但是他們家是否為農家?是。兒女在市集的身份應該是代表他們家而不是他們自身。

 

BP :
若要大家思考投入農夫市集這件事,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失焦了( A你好像是針對特定對象)。農民直銷,定點定時,說是新型態,但其本質上還更像是50年前農夫挑菜到城鎮市場賣那般,那到底為何要消費者回歸到古早模式? 是經濟因素、健康因素、關懷弱勢? 還是因為社會責任? 消費者不是笨蛋,經濟不景氣下更不會有那麼多的愛心,這產業不可能永遠只靠政府補助。而讓人更擔心的是總是打弱勢悲情訴求,等於永遠在自己身上貼個不會翻身的標籤,這並沒有辦法改變本質上的問題。 所以與其去界定他是不是弱勢小農、怎麼可以到處賣東西賺錢?,倒不如去瞭解他怎麼有能力可以到處賺又有產出,然後把這model教給其他農人,讓這產業有辦法自立更生,大家一起脫去弱勢標籤,這不才是比較正向的想法?

A:
的確,我想我把對象設定的太特定了。這個產業不應該永遠訴諸悲情,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一樣。如果有能力產出,又有能力到處賺的人,這樣的MODEL的確是應該要了解,並教給其他人。
但如果自己只是維持自己本身很基礎的產出,憑藉著到處調貨而轉銷售的人,是不是我們要支持或稱幫助的對象。

 

BP:
我的想法是,這樣中間商作法的確會有爭議,但若能讓市集內的商品價錢穩定透明,他給農人收購價也在合理、農人能接受的範圍,那未嘗也不是壞事。一個開放市場本來就會有各種角色在經營,我相信教育農民不做弱勢,瞭解價錢,盤商自然少了利潤,層層抽層也不會總是出現。 資訊透明讓農人們少壓榨,他可以接受盤商收購但不會被過度抑制價錢,因為若磐商出價太低,他自然可以自己去市集賣,而盤商的存在,也受惠了某些不想或很懶的花大量心思做銷售的農民,只要在合理價格下這或許也是互惠。
我個人拙見,市集的運作還是該回歸市集的角度,平衡生產、消費與中間三方,而不是過度保護生產端,這樣會過度阻礙市集的發展,畢竟外在環境還有資本主義下的自由市場,農夫市集不可能永遠只靠政府補助,而是該找到出路獲得消費者認同。 所以你說這些人是否是可以穫得幫助的對象,我認為在遊戲規則之下,資訊透明,只要具有幫助市集發展的空間,那就值得!

 

朋友們,你覺得呢?

 

PAN

2012.07.1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醫學健康跨領域合作的開始:資料工程

一直都很喜歡在會議上與跨領域的專家、醫師、學者分享我們在數據工程與分析應用上的發展經驗。 許多的專家學者,對於大數據應用的認知都仍侷限在一個超大型結構化資料集的子集合應用,在規劃好的條件設定下,針對特定的目標(疾病、行為)進行篩選,將數據narrow down到可以被個人電腦或是單一伺服器架構處理的小型資料集。 這樣的半手工處理方式,對於專一(Specific)領域主題的資料追蹤計算或許已經十分足夠,但當中倘若資料清理方式有改變、篩選條件增減,所有的數據都要從raw重新處理,不僅造成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浪費,對於專案計畫進度的延宕更是麻煩。這些還不包含

別再期末談臨終

『在那六年多的時間,我常常反省、後悔、卻也培養勇氣,問自己再遇到時要做什麼決定?.......回想我要簽同意書的時候,真的會抖-我有資格決定人家生死嗎?』 面對死亡,我們都很害怕,更何況是家人的臨終。 但究竟我們的選擇,是為了給家人最後的尊嚴? 還是填補自己的罪惡感? 學習勇敢面對、學習放下, 更要學著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不成為子女的負擔。 希望大家一起鼓勵這個勇敢的朋友, 因為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加了解, 面對家人臨終,我們該如何做好準備。 『末期才談臨終太遲』 https://www.wacare.live/health-forum/q/1984983840830?topicId=25049764537230&fbclid=IwAR1ei-zrfSj9w5kbvBW5ecSbqWrI408fJ1qjXhisZwLxYdbON_jJbNKMAyY 更多的失智照護課程 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 Pan 2020.12.22 #臨終 #失智 #善終 #放棄急救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

Google 資料庫方案–Spreadsheet–(1)資料呈現

HEMiDEMi 的標籤: Google , Google SpreadSheet , 雲端 早在規劃『 教育,意義! 』project時, 便有打算將整個網站建立過程撰寫一篇教學,讓有興趣以google 服務為基礎進行開發的朋友參考。 沒想到這個想法擺著就拖了好幾個月, 好在學生提出了問題,就趁這機會寫一寫吧。 基本上『 教育,意義! 』網站的架構完全建立在Google提供的服務, 廣義來說也是個雲端的系統, 所有的資料是分散在不同的服務架構下,再用GAE, Javascrript將服務資訊串接起來, 由Blogspot 統一呈現。 省了租主機的費用,或架站的硬體、電費, 最好的地方在於不用管理主機維運的問題, 只要專心做我的創意、嘗鮮就好了!!   多棒! 若將『 教育,意義! 』網站依功能層次來分類,可以分為三層結構, 當中的層次與使用技術大致如下: UI 介面層 服務 : Blogspot (網站介面) , Picasa (相簿空間), Google Apps 技術 : Javascript , AJAX ( JQuery ) App應用層  服務 : Google App Engine (GAE) 技術 : Java, Java Server Page (JSP) 資料層 服務 : Google Docs (文件), Google Spreadsheet (試算表) 技術/函式庫 : Java, Google Data APIs 本篇文章將著重在介紹以Google Spreadsheet 做為雲端資料庫, 其他主題將會陸續推出。 若對Google API 與 Google App Engine 初步建置有興趣, 可以參考之前文章: 佛心來著的 Google Data API – for JAVA 雲端的開始:Netbeans 無痛 Google App Engine Java 服務開發 Google Spreadsheet 做為資料庫系統 對於小型的資料系統來說, 採用Google Spreadsheet做為應用程式資料庫(如問卷調查或線上系統) 也算堪用, 目前的儲存限制為 : 40 萬個儲存格 每張工作表最多...